今天CTI能源小課堂為大家科普潤滑劑與潤滑方式、影響因素等相關知識。
Part 1 潤滑劑
潤滑劑主要用于分隔兩個滑動表面,以盡量減少摩擦和磨損。它們還執(zhí)行其他功能,例如將熱量和污染物帶離界面。
潤滑劑通常是液體,通常由油和添加的化學品(稱為添加劑)組成,它們有助于潤滑劑更好地發(fā)揮特定功能。在某些應用中,潤滑劑也可以是氣體甚至是固體。
Part 2 潤滑劑潤滑方式
液體潤滑的基本前提是,由于流體的粘性,流體內(nèi)部存在剪切阻力,但該粘性阻力遠小于干滑動時的摩擦阻力。因此,潤滑觸點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粘度。
粘度是流體的流動阻力,是剪切應力與剪切應變率的比值。
粘度為常數(shù)的流體,即應力和應變率之間存在線性關系,稱為牛頓流體。
實際上,許多潤滑劑在運行過程中會因溫度、壓力和剪切速率而發(fā)生粘度變化,因此在某些條件下表現(xiàn)為非牛頓流體??刂七@些變化很重要,因為粘度在確定潤滑油膜厚度方面起著關鍵作用。
非常小的粘度會導致薄膜太薄而無法防止表面凹凸不平的接觸,而非常大的粘度會導致充分的表面分離,但也可能導致不可接受的高粘性摩擦。
粘度測試方法分別為:運動粘度、相似粘度、高溫高切剪粘度、低溫泵送粘度、布氏粘度等。
布氏粘度設備
Part 3 影響潤滑條件因素
潤滑界面中的摩擦力大小取決于流體粘度和操作條件。下圖所示的 Stribeck 曲線描述了相對速度、負載和粘度對摩擦的影響。
該曲線還確定了三個關鍵潤滑狀態(tài):邊界、混合和全膜。
邊界潤滑
在低速、低粘度或高負載下,流體無法支撐負載并且存在直接的表面—表面接觸,這稱為邊界潤滑。
其中只有吸附在表面的潤滑劑分子提供任何摩擦減少,并且在任何條件下摩擦都相對較高。
流體或流體動力潤滑
在高速、高粘度或低負載下,流體將兩個表面完全分離,這稱為流體或流體動力潤滑方式。
在這種情況下,摩擦隨著速度、粘度和負載的倒數(shù)而增加,因為這些條件會導致更粘稠的剪切阻力。
混合潤滑
在邊界潤滑和流體潤滑之間,有一種稱為混合潤滑的方式,其中界面的某些部分被流體隔開,而其他部分則被流體隔開。不是各種部件在運行期間以一種或多種潤滑方式運行。
Part 4 液體潤滑劑的配方組成
液體潤滑劑的配方可滿足各種應用的需求。配方以一種或多種礦物或合成基礎油開始。
基礎油可以來自多種來源,包括原油、天然氣和植物或動物,其中基礎油的來源將決定許多配制流體的最終特性。
大多數(shù)基礎油都添加了化學添加劑,以實現(xiàn)最佳性能。添加劑可以溶解或懸浮在流體中,通常占總油量的0.1% 至30%。添加劑具有多種功能,包括最大限度地減少粘度隨操作條件的變化、最大限度地減少邊界摩擦、提高化學穩(wěn)定性和控制污染。
Part 5 其他潤滑劑的使用
液體潤滑劑非常有效,無疑是使用最廣泛的潤滑類型,但是在某些情況或組件中需要選擇氣體或固體潤滑劑。
氣體潤滑劑
在某些情況下,特別是那些重量輕且負載低的情況下,可以通過氣體潤滑界面。
例如,在空氣軸承中,加壓空氣薄膜可以提供低摩擦的承重界面。
固體潤滑劑
固體潤滑劑通常是提供低摩擦的材料,因為材料本身的剪切阻力很小。
例如,石墨或二硫化鉬等材料是分層,因此可以適應其原子層之間的剪切。其他固體潤滑劑基于軟材料,例如貴金屬,其固有的抗剪應力能力低。